美国现役及即将服役的航母构成了其强大海军力量的核心。截至2025年,美国现役11艘核动力航母,其中10艘为尼米兹级,1艘为福特级,还有福特级的二号舰约翰·F·肯尼迪号即将服役。
一、尼米兹级航母,尼米兹级航母是美国第二代核动力航母,在1968年至2009年期间相继建造完成。
1. 尼米兹号(CVN-68):1972年下水,1975年服役,造价10亿美元。满载排水量约8.1万吨(前3艘数据 ),舰长332.8米,采用2座A4W核反应堆,续航力80-100万海里,更换核燃料周期15-23年。可搭载约50架F/A-18E/F“超级大黄蜂”、4-5架E-2D“鹰眼”预警机、5-6架EA-18G“咆哮者”电子战机以及8-10架MH-60R/S直升机等。装备有3座MK-29海麻雀导弹发射装置、2座MK-31拉姆导弹系统和3座MK-15密集阵近防炮。长期活跃在美军全球部署行动中,按照计划,它将于2025年开始逐步退役。
2. 德怀特·D·艾森豪威尔号(CVN-69):1975年下水 ,1977年服役,造价约7亿美元。满载排水量同样约8.1万吨,舰长等数据与尼米兹号相近。在伊朗人质危机、海湾战争等重大事件中都有参与,预计2029年退役。
3. 卡尔·文森号(CVN-70):1980年下水,1982年服役,造价7亿美元。满载排水量约8.1万吨,参与过“沙漠打击”行动、击毙本·拉登的突袭行动等,2024年10月从西海岸出发,活跃于西太平洋。预期使用寿命为50年 。
4. 西奥多·罗斯福号(CVN-71):1984年下水,1986年服役。满载排水量增至9.1万吨(后续舰只数据) ,全长333米。参与了“沙漠风暴”和“南方守望”等行动,2020年舰上爆发新冠疫情备受关注,母港位于圣迭戈。
5. 亚伯拉罕·林肯号(CVN-72):1988年下水,1989年服役。满载排水量9.1万吨,参与过“沙漠风暴”行动,还在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参与救援,多次出现在电影中,母港位于圣迭戈,舰上设有美军慰问协会中心。
6. 乔治·华盛顿号(CVN-73):1990年下水,1992年服役。满载排水量9.1万吨,在2001年“9·11”事件后奔赴阿拉伯海参与反恐战争,是第一艘部署在日本横须贺港的核动力航母,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维修。
7. 约翰·C·斯坦尼斯号(CVN-74):1993年下水,1995年服役。满载排水量9.1万吨,参与了“南方守望”行动,因命名人物曾有过种族隔离主义历史,关于是否更改命名存在争议。
8. 哈里·S·杜鲁门号(CVN-75):1996年下水,1998年服役。满载排水量9.1万吨,参与了“南方守望”行动和伊拉克自由行动,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被部署到地中海。
9. 罗纳德·里根号(CVN-76):2001年下水,2003年服役。满载排水量9.1万吨,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提供空中支援,在日本发生自然灾害时参与救援行动。2025年离开日本横须贺,前往印太地区执行巡逻任务。
10. 乔治·H·W·布什号(CVN-77):2006年下水,2009年服役,是尼米兹级最后一艘航母。满载排水量9.1万吨,参与了“坚定决心”行动等,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。
二、福特级航母,福特级是美国第三代核动力航母,代表着当今航母技术的前沿水平。
1. 杰拉尔德·R·福特号(CVN-78):2013年下水,2017年服役,造价高达130亿美元。满载排水量10.16万吨 ,舰长337米。采用电磁弹射系统,日均出动量比尼米兹级提升33%,可兼容F-35C和MQ-25无人加油机;采用全电力推进,4台涡轮发电机提供78兆瓦电力,支持未来激光武器升级。装备改进型海麻雀导弹、拉姆导弹,计划加装激光防御系统和MK-41垂发装置 。在2023年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,参与了北约军事演习并进行长时间部署。
2. 约翰·F·肯尼迪号(CVN-79):2019年下水,原计划2025年服役,因电磁弹射和武器升降机故障推迟至2028年后 ,成本达130亿美元。该舰在设计上对福特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进,进一步优化舰岛设计,有望提高舰载机出动效率,服役后将增强美国海军实力。
除了上述现役和即将服役的航母,美国还有企业号(CVN - 80)于2022年8月27日铺设龙骨,预计将于2028年交付;多里斯·米勒号(CVN - 81)预计2026年铺设龙骨,2032年交付,它们将逐步取代现有的尼米兹级航母,使美国海军航母力量完成更新换代。 |